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频道:话题作文 标签:李思思的老公魏哲浩照片菲军公布中国扩建 时间:2019年08月19日 18:08:00 浏览: 评论:0条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1张


东京国立博物馆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2张


“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览现场

2019开年第一大展,

当属刚刚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的颜真卿特展,

开展前我发了篇旧文 提醒喜欢的人别忘了

为了见世间“天下行书第一”值得飞一趟

临近展览开幕就已经上了好几次热搜,原因各路人马吵翻了天,

只因为其中的一件展品: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这不是七月份就知道的事了么?为啥现在才嗨起来?反应那么迟钝?

1997年美国展的时候也没有媒体凑热闹啊?

2012大陆《清明上河图》借给日本展览你怎么不敢站出来说啊? 《清明上河图》第一次展览是2005年10月10日庆祝故宫博物院80岁生日时,在故宫展出。第二次是2007年7月献礼香港回归十周年时,在香港展出。第三次是2012年1月5日,在日本展出。第四次是 2015年9月8日,在故宫武英殿的“石渠宝笈特展”中展出。

后来发现是个抖音上的视频在搅合!一个节目,女主持声嘶力竭地喊,我!不!许!你!动!

你谁啊?

我反正不认识这个节目的主持人 翻了翻媒体也没翻出所以然

我想问 你谁啊?所有支持这个视频点赞的我一律想拉黑。

难道不是全世界书画爱好者都要飞一趟去看吗?难道博物馆只允许本国人进入?

那些莫名愤怒的人,连这个展的名字恐怕都不知道。人家是“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别展,不是”颜真卿祭侄稿特展“。展品除了这一件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之外,还有很多重量级的作品,大部分是日本收藏的。

比如宋拓颜真卿《千福寺多宝塔碑》(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宋拓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宋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唐拓孤本(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藏)。

大家骂台北故宫媚日,说借了国宝祭侄稿还不算,还要借怀素《自叙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但是麻烦看一下展品目录,和怀素自叙贴紧挨着的,还有张旭的《肚痛帖》,这是收藏于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要是不把怀素借过去,你这辈子有几个机会能一起看到颠张醉素?

就算是我们借了祭侄稿吧,可是你可以看一下日本拿出来的颜真卿阵容。日本拿出了20多件颜真卿,其中包括鼎鼎大名的《争座位帖》,《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这些书法爱好者们从入门就开始写的字帖。

你说是把一件送去和20件一起,还是让20件过来找一件?还是说,让它们永远不要一起展,让人们永远看不到完整的颜真卿面貌?

更搞笑的是,有网友说上博董其昌大展中,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只展了十天就赶紧拿回去了,就为了给日本展,带着一股怨气,拜托你搞搞清楚好不好,《自书告身帖》本来就是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收藏的!

那个无脑女主持还在说,什么我们台北故宫的宝贝,连日本一个区立博物馆都能借展,你是不知道这个区立博物馆在书法收藏上可以秒杀多少国家级博物馆是吧?

台北故宫不仅借了祭侄稿,还借了诸遂良摹的王羲之《兰亭》,是最接近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的墨迹,为什么盯着天下第二不放,你是不知道诸遂良摹王羲之有啥重要意义吧,还是看了个海报就开始乱喷了?

我们再来看看,东博这次展览的其他展品。

唐代除了颜真卿,还有褚遂良《孟法师碑》唐拓孤本(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藏);

黄庭坚《行书伏波神祠诗卷》(东京永青文库藏)

智永《真草千字文》;

苏轼《行书李白仙诗》卷(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在大阪展出过 可有几个中国游客去打卡看过……);

日本所藏四件珍罕的王羲之法书唐摹本其中之二——《妹至帖》(九州国立博物馆藏)、《大报帖》(私人藏);

还有消失了一个世纪的《五马图》!以前所有人都看到的,都是珂罗版照片,这件一直怀疑毁于战火了,但没想到,竟然出现了!而且该日本藏家没有选择拍卖,(价值连城的宝贝),而是捐给了东京博物馆!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3张



北宋 李公麟《五马图》局部(珂罗版)

此外还有米芾三件,蔡襄一件,苏黄米蔡这算是全了。

另外赵孟頫、董其昌这些都不算啥了,傅山王铎也来几件,一直下到何绍基、赵之谦,也都有展出,另外还有日本的空海——这也是日本国宝级的作品啊。

从展品阵容来看,这不是一个颜真卿的个展,是一个中国书法史,以及中国书法史对日本影响的全方位梳理展,中国人去了看着自己的宝贝在海外数千年精心保护,有尊严地对待,日本人看了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文化根源来自中国——这有什么好愤怒的?

还有很多不明就里的人说,这些宝贝都是被日本抢走的,应该给我们还回来!

我们国家在清末流失大量文物不假,但也分情况,不是每一件国外的文物都是人家抢的。欧美国家有不少抢的,八国联军毕竟当年也抢了一波,但日本这种情况还真不多。

日本从隋代就和中国有交往,很多东西,人家是以”当代艺术“的身份买回去的,但是,你耐不住日本人会保存!日本收藏家对于藏品的包装、保存、收纳和整理记档以及出版和研究热情,那真是叹为观止。

每年奈良正仓院展都值得去看(不知道的请自行搜索补充)

就说卷轴的包装和记录,先是有签条,签条外有布套,布套装进特制的木盒,卡的稳稳当当,木盒外还要套纸盒,有时候甚至是木盒套木盒,一百多年前的购买票据都能保存下来,有时候几十年前的石灰防潮包都还在。而且由于日本人比较不重视此生,发生过很多收藏家不顾性命火中救宝,震中救宝的事情。

我们中国人总说子孙保之,但是见过不少都是子孙毁之,国内也见过家里东西很多的老户,不要说保存收纳记录出版了,连全须全尾都不一定,四条屏剩一条了,对联剩下联没上联的,都很常见,且不说别的,连富春山居图都能烧了陪葬,还有啥不敢折腾的?

至于为什么日本有这么多中国的国宝呢,这就要说到两个时期,一个叫古渡,一个叫今渡。古渡就是宋元时期,靠僧人和遣唐使来往交流,带过去的东西,比如日本的张即之不少,因为他爱写佛经,和尚们喜欢,就托人从杭州带到日本。

当时来中国的僧人学习没办法开个学历查询,很多离别回程会带上师父赠与的书画作为学习成就的凭证,日本藏中国书画非常重要的一类:宋元人物画和禅僧墨迹。日本藏中国宋元书画非常丰富,其中佛教题材特别多。譬如国宝《无准师范顶相》。这种作品为什么流传到日本了呢?其实就是无准师范亲自送给在自己身边留学的日本僧圆尔的礼物(毕业赠礼)。那时候几乎每个禅僧都要制作很多画像,无奈中国当时未保留下来,当时也并未觉得是什么珍贵作品。又如日本僧虎关师练的画像,是他弟子专门来中国请中国画师定做的。当时这类民间画师数不胜数了。元僧古林清茂给日本学生安道号的法语,无准师范寄来日本的书信,数百以后,这些成为了日本的国宝级文物。( 此段落 为豆瓣 東山鹿溪 文)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4张



无准师范顶相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5张



僧虎关师练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6张



元僧古林清茂给日本学生安道号的法语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7张



无准师范寄来日本的书信

为什么保存下来呢?因为顶相、法语被视作传法信物。日本僧来中国留学,回国后需要这些信物提供凭证——就是毕业证。若留在中国可能未必需要。但回国之后若无凭证,是没有办法说明自己导师是谁,怎么毕业的。另外,日本禅宗后来派系闭塞,文物成为了门派建构正统性的工具,客观上有利于本派文物的保存。最常作为“毕业证”使用的是袈裟(源自慧能,也是清规的制度)。但没有拿到(或者没有留学经历者)怎么办呢?于是经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托去中国的人“代购”回来。可能不太好听,于是对外往往会说是“偶得”甚至“漂来(譬如法语漂来)”。还有就是“应梦”。梦中祖师发给我袈裟,一醒来居然还真有。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国宝《与虎丘绍隆印可状(流圆悟)》(北宋,1124年,圆悟克勤发给虎丘绍隆的印可状,即毕业证),据传装于桐木圆筒中漂流到鹿儿岛县,是现存最古老的禅林墨迹,这个墨迹在日本战国时代就已经非常有名了。这算是日本藏宋元墨迹当中身世传奇的一件。当然可能原本的传来过程十分平常,后来才附加了“漂来”这么个神话的包装罢了。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8张



人家硬是能保存一千年,从当代艺术变成古代艺术。

再一个中国艺术品大量进入日本的时期,叫做今渡,就是清末民初。古画界有个名词叫小白楼东北货,就是溥仪从宫里以赏溥杰的名义带出来的大批书画,后来带到东北伪满洲国。从东北到天津,溥仪自己卖出去了很多东西。当然,国破家亡之际,为了生存卖点东西,也没什么可谴责的,但你耐不住日本这时候正是明治维新,人家太有钱了,一件东西,张葱玉出八千金,日本人出一万金,溥儒溥仪这些货主,就选择卖给日本人啊。包括这次的五马图,据传也是溥仪卖给日本人的,虽然乾隆的题跋明明白白,石渠五玺俱全,但是架不住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啊!

日本当时有大量的收藏家,在中国大量收购古画,包括阿布房次郎,内藤湖南,有时候甚至他们的买手就是罗振玉这些人,包括吴湖帆、张大千,都和日本人做过生意。除了古画,日本人把齐白石的行市生生买起来,吴昌硕大量作品也销往日本,甚至到了文革后,李可染王雪涛等画家也都去三友百货、高岛屋百货办画展,当年卖的都便宜,现在都贵了,中国人再去买回来,那你说怨谁?怨人家当年花钱买了吗?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9张



長尾雨山 犬養毅 羅振玉 富岡鉄斎 内藤湖南

另外中国当个收藏家有多难?其实在大陆做个藏家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见真迹更不容易。

之前我有写过张伯驹收《平复帖》的故事。《平复帖》是西晋文人陆机真迹,距今已170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书法瑰宝,被尊为“中华第一帖”。

娶青楼女子遣原配“挥霍”散尽亿万家财的先生

希望能点开这个文章看看旧视频里的旧事,解放后敲藏家竹杠且到处拿着自己私章乱盖的康某人可以自己行搜索……你觉得要没周总理从中斡旋……估计啥都不剩了吧。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10张



张伯驹将余下所藏书画,分批捐献给了故宫和吉林博物馆。故有人说:为人不识张伯驹,踏遍故宫也枉然。

1966年,张伯驹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夫妇俩被游街批斗,红卫兵将他的藏品焚烧,张伯驹跪在火旁,苦苦哀求:“这可都是国家的宝贝,烧了就再也没有了!”解放前的张家,仅管家就有10位,但那之后,他的宅院却被强占,拥有无数书画珍宝,却成了生活无着的落魄老头,只能靠亲朋的接济度日。

1982年2月,张伯驹感冒住院。潘素提出要换个病房,但医院被拒绝,理由竟是:张伯驹不够级别!有人跑到北大医院门口叫骂:“你们知道张伯驹是谁吗?他不够级别住?呸!我告诉你们,他一个人捐给国家的东西,足够买下你们医院!”

有人向领导反应,可批文还没下来,1982年2月26日,张伯驹已经停止了呼吸……

所以 请多去看国宝一眼 你现在幸福的多

早年的日本藏家,喜欢中国书道,很多那都是华族公卿,因为能写纯正的汉字,是要经过训练的,是有文化和地位的身份象征。而日本新生代中,喜欢中国书画,中国文化的已经很少了,能书写汉字的比例逐年在降低。其实日语原则上没有汉字也能表达清楚意思,例如早期RPG游戏中文字为了兼顾低龄,全部使用假名(例如国民RPG勇者斗恶龙)。但日本的ACG文化都已经风靡全世界。

别的不说,就日本的中国书画拍卖,基本看不到日本年轻人的影子,拍卖师甚至都是直接用汉语报价,偶尔看到一两个来观展的日本人,多是教艺术的大学教授,或者博物馆的研究员。比起当年从政客到企业家,大笔购藏中国书画的时代,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其实已经岌岌可危。

我们天天喊着文化输出,当东京博物馆来策划一个完整反映中国书法鼎盛艺术水平的展览时,我们却连借出其灵魂展品都不肯吗?这还输出个毛线啊!难道中国所有的文物都放在你自己家里就好了?那影响谁去?放到一千年的维度上来看,这些文物care你们这些鸡零狗碎的争端么,人家是属于全人类的好么。

还有人说,祭侄稿为什么不能到大陆展,非要去日本展。首先,大陆各大博物馆,并无这样一个展览策划,没有能力聚集起来包括二十多件颜真卿这样的阵容,没有以众星拱月的姿态请求祭侄稿进来。

其次,大陆没有一个叫做”免除司法扣押令“的条例通过,而这个”免除司法扣押令“是在日本被通过了的。就是说,即便你用司法力量,也是不可以扣押我的展品的,所以这件东西一定能回到台北故宫。自从日本通过”免除司法扣押令“后,台北才开始往日本借东西。为什么《富春山居图》迄今无法合璧,大家自行消化理解一下。

然后还有人说,借什么不能借祭侄稿,祭侄稿是颜真卿一家为国家战死的故事,这是爱国主义,不能让仇人看。纳尼?我们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不能给世界展示?文化交流就是文化交流,扯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做什么?抖音那几十万点赞的人,之前知道祭侄稿是什么吗?安禄山又不是日本人,即便讲颜真卿侄子杀敌牺牲的故事,套的上去么?

最后再说展一次伤一次的这个说法,我承认,纸寿千年,到此时祭侄稿已经很脆弱,但都是十年展一次,你是要他默默地自己展一次,还是和诸遂良柳公权苏黄米蔡五马图一起展一次?何况东京博物馆又不是野鸡博物馆,台北到东京不比台北到上海远,一路肯定是平铺恒温恒湿专业运输,展示也是专业环境,难道不比库房里安全?瞎担心个啥。

今天展览已经开幕,展厅内不得拍照(其实隔着玻璃不开闪光拍照根本没事),那些个大v的脸疼不疼。

莫名愤怒的都是不看画的人,看画的人都觉得必须要共襄盛举。再说,日本五年签证说走就走了,入台证最近可是难办的很。

整个展览汇聚了177件中国和日本的书画珍品,

除了颜真卿早、中、晚期的书法代表作,

宋四家“苏黄米蔡”全都聚齐,

八十年来以为早已毁于战火的北宋《五马图》

第一次惊现,

还有为真伪辩论了大半个世纪的

“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

这的确是每一个华人

有机会都该来现场体验的展览!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11张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12张



颜真卿《祭侄文稿》

展览的第一天,早上9点,距离开馆时间还有半小时,观众已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外排队等待。长龙一般的队伍里,有将近一半的人都是中国人。

这次特展,是《祭侄文稿》第一次来日本。半年多以前,日本人已经公布了这件展品将要参展。作品的局部被放大,印在了展览海报最显眼的位置上,下面清晰地标明了借展方是台北故宫。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13张


展览所在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平成馆”

177件展品按照历史朝代演进的顺序划分为六个篇章陈列。一共两个展场,占据了东京国立博物馆整个平成馆的二层空间,每个展场中展出三个篇章。

一开始,介绍了中国书法从篆书、隶书到楷书的变迁,然后是安史之乱前后的唐代书法,以及颜真卿的书法。

第一展场以《祭侄文稿》做终结,穿过平成馆的中央楼梯厅再进入第二展场的陈列。这一部分包括唐代书法在日本的接受情况、宋人对颜真卿的评价、颜真卿对后世的影响。

可以说,整个展览梳理了中国书法史,画出了一条理解颜真卿的历史文化地位的清晰脉络。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14张


颜真卿《颜勤礼碑》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15张


颜真卿《马璘新庙碑》

唐人崇尚王羲之,对颜真卿的重视不如后世。颜真卿地位的上升自宋人始。

日本人把这次展览直接命名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可见其深受宋文化的影响。在他们眼中,颜真卿有着与王羲之并驾齐驱、乃至超越的地位。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16张


唐玄宗书《纪泰山铭》在展览现场

整个特展里,除了唐玄宗的《纪泰山铭》外,禁止普通观众对作品进行拍照。现场的管制非常严格、甚至可以说到了严厉的地步,一旦拿出手机,展场中的工作人员便会走上前来制止拍照,或引导去一侧的角落位置使用手机。

展品都封存在玻璃展柜中进行展览,部分重要作品的高清放大翻印图被挂在原作旁边。所有的解说版上都配有日英中韩四国语言的解说词。展方更为多个书法家有心地设计了可爱的人物形象配在解说板上。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17张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18张



展厅外的文创区

展场外搭起了红色醒目的特展文创区,展览书作中截取出的文字做出了纸胶带、明信片,笔记本,帆布包等文创产品,其中收纳了所有展品的展览图册最得观众欢迎,来来往往的翻阅者无数。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19张


展出的王羲之《 大报帖》

除去《祭侄文稿》,展览共展出颜真卿作品共有26组,以及同时代的多位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的代表作。也有宋、元、明、清以及日本受颜真卿影响的后世书家名作。

展品中有从台北故宫长途跋涉而来的怀素和尚的《自叙帖》,而褚遂良《孟法师碑唐拓孤本》、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苏轼《行书李白仙诗卷》等多件来自日本各大博物馆的收藏。

展览主办方东京国立博物馆更是拿出了本馆多件“压箱底的宝贝”— 颜真卿《千福寺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以及近八十年来、众人都以为早已在二战中被毁的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20张


《祭侄文稿》展厅现场

在第三章“颜真卿的活跃”里,展品背后的展墙一律变为浓烈的红色,表现出颜真卿表达自我情绪的书写状态。

在王羲之的年代,书法重“韵”,崇尚自由、奔放的书风。初唐书法,进入一种规范的演变,及至颜真卿,又一次回归到写“意”、抒情。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21张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22张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23张


东京上野地铁站展览海报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毫无疑问是这次展览上最受关注的展品。它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排在第一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但是,《兰亭集序》的真迹早已不存。对它爱不释手的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把它带进了棺材,现世流传的只有摹本。《祭侄文稿》则是书法家本人真正的手稿。

《祭侄文稿》写于公元758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是颜真卿对在安史之乱中遇害的侄子颜季明的悼文。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24张


颜真卿书《祭侄文稿》

公元755年十二月,安史之乱爆发,河北诸郡纷纷倒戈,唯有文人出身的颜真卿率先勤王。他在安禄山势力范围的腹地集结20万大军,誓死不降。

当时,颜真卿是平原郡太守,他的堂兄颜杲卿是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县西南)太守,兄弟二人遥相呼应,牵制敌军。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才十几岁,常常在两郡间往来,通报消息。

没想到第二年,叛军史思明攻陷常山,颜季明被斩首,颜杲卿被肢解,颜氏一家30余口被灭门。

这件惨案发生两年之后,颜真卿才有机会派人去河北为亲人收尸。结果只找到了堂兄的一只脚,和侄子的头颅。他悲愤难抑,面对着侄子的头骨,奋笔疾书,写下了这篇名垂千古的《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25张


《祭侄文稿》部分细节图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全文23行,269字(涂改30余字),仅七次蘸墨,第一笔蘸墨后连写53字,可谓激情汹涌,一气呵成。

颜真卿写《祭侄文稿》的时候,只为了抒发心中悲痛,根本没有把它当成一次创作。文字排布时疏时密,情绪激越的地方,行书直接变成了草书。写错的地方便随手涂去,墨干了也不管不顾,全文多次出现枯笔,更让人感到悲壮苍凉。

更令人唏嘘的是,《祭侄文稿》并未为颜氏家族忠烈之举画下句号。26年之后,唐朝发生另一次叛乱,颜真卿已经74岁高龄,毅然前往叛军阵营劝降。后来被叛军吊死,享年76岁。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26张



《祭侄文稿》让我们见到的,不仅是大书法家颜真卿,而且也是忠烈名臣颜真卿。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也是那段历史独一无二的见证。

它后来进入宋徽宗内府,又被清宫内府收藏。如今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文物,上一次公开展出已是十年前,2008年台北故宫的“晋唐书法展”。

展览上,东京国立博物馆给了《祭侄文稿》特别的待遇,将其放在单独的展室内展出。为保护展品,除了指定媒体之外,参观者不能拍照。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27张


展览展厅

展柜上方配有高清翻印的图像,空间顶上垂下数片约一人来高的红绸,上印《祭侄文稿》墨迹,书写者所经历的锥心泣血之痛让看展览的人感同身受。

关于为什么一定要看原迹真品,“中国书法家启功先生曾经说过,印刷和拍照时失去的东西就是书法最宝贵的部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所具有的正是印刷和照片所不能展现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学艺企划部部长富田淳说。

有人说这是一种“绝美经验”,“这样的审美经验书家本人也无法再次重复,后来者的刻意‘临摹’往往只能得其皮毛。”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28张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29张


展览第一展场入口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30张


李公麟作《五马图》 真迹局部

一、《五马图》

北宋 李公麟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古代书画中,历来宋代画作称绝,传世的1200多件宋画,件件是珍宝。《五马图》的作者李公麟,更是被推为“宋画第一人”。

《五马图》与范宽《溪山行旅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并列,是历史上最出名的三件宋画。它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31张


《五马图》黄庭坚题跋

每匹马后有黄庭坚的题字,写清马的年龄、进贡时间、马名、收在哪个马厩等。

这幅画自从民国初年被溥仪盗运出宫后,近百年来没有人见过。据张伯驹记载,此画流入日本,后来据说变成私人收藏,毁于二战战火。多年来,人们只能通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黑白珂罗版印刷品来一窥它的面貌。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32张


《五马图》在展览现场

此次东京大展,《五马图》首次现身,位于展览的第五章节“颜真卿在宋代的评价”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此画并不是完全的白描,而是“浅设色”。不仅人物有着色,第二、三匹马也有着色。其中名为“好头赤”的第三匹马,马如其名,全身充满赤黄色。

颜真卿的书法大展中为什么出现一件李公麟画作呢?或许是跟画后有黄庭坚和曾纡留下的两段题跋有关。

这件作品作为藏匿八十年不见的神迹重现人间,得之一观皆是福报!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33张


怀素《自叙帖》 部分

二、“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

唐 怀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怀素和尚的《自叙帖》,也是十年未见的藏品。它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通篇为狂草,人称“天下第一草书”。

怀素学书法以勤奋著名,曾经游历京师,向颜真卿等高手请教。公元777年,怀素摘录部分他人赠诗并且自叙生平大略,写成《自叙帖》。

《自叙帖》在宋代相传有三本,展览中展出的台北故宫藏本是现今仅存的一卷,历经各朝各代的公私收藏,在乾隆皇帝时收入清宫,定为“神品”。

在过去的几十年来,有关这件作品真伪的争议从未停止,近代参与讨论的学者,多认为《自叙帖》并非怀素真迹。台北故宫还曾请了日本的专家到场进行科学检验。

地位如此之高,争议如此之多的不朽名迹,在中国书法史现存的名作中,很难再找出第二件。但无论是真迹,又或者是摹本,《自叙帖》都早已成为中国书法史中的一部分。

中国古书画鉴定的权威傅申先生曾经评论道, “它仍然是怀素‘狂草’作品的唯一‘样本’,是不可或缺的‘狂草’代表作。如果没了它,唐代的‘狂草书史’将会苍白无力,大为失色!”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34张



怀素《小草千字文》

三、“一字一金”《小草千字文》

唐 怀素 台北故宫博物院寄存

“草圣”怀素传世墨迹不多,展柜中紧邻着《自叙帖》的是怀素的另一件作品《小草千字文》。

虽然草书,章法上却没有荒率、急躁的感觉。字和字的直接连接很少,用笔轻松自然,却又讲究法度谨严。每行文字都在12字到15字之间,字距没有强烈的变化,全篇给人静谧、平和的美感。

作品中的每一个字放大了看,都值得细细品味,因而有“一字一金”的美誉。《小草千字文》有个更直接的名字--《千金贴》。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35张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唐拓孤本

四、《孔子庙堂碑》

唐 虞世南 日本三井纪念美术馆藏

虞世南是王羲之七世孙书法家智永和尚的弟子,继承了王羲之的书风。

他69岁时所书的《孔子庙堂碑》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中笔法圆劲秀润,笔势舒展,有着宁静肃穆的气息。

碑原来是在贞观年间的唐碑,不久后被毁。据说唐太宗对原碑“仅拓数十本赐近臣”,北宋时期,原刻的拓本就已经不多见,而展览展出的这件唐拓本更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拓本中最早、最完整的唯一一件。

黄庭坚曾写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36张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 部分

五、《九成宫醴泉铭》“天下第一楷书”

唐 欧阳询 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

唐太宗李世民设立了弘文馆作为国家藏书并且用来招纳文学人才的地方,所收的学生如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名臣子弟,而欧阳询和虞世南一同在弘文馆教授书法。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一生中最重要的楷书杰作之一,也是他七十五岁晚年的得意之作。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37张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

铭文中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发现醴泉的事情。笔力刚劲清秀,字体结构险绝瘦峻,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原来的碑立于贞观年间,由于频繁的捶拓,字迹几乎磨灭殆尽,虽然有做过重刻,但原有的风采已经消失。

现存的原石拓本最早的是宋朝的拓本。展览中展出的这件日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所藏就是宋拓,因而弥足珍贵。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38张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唐拓本

六、《雁塔圣教序》

唐 褚遂良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虞世南去世后,深得王羲之风范的褚遂良被推荐给了唐太宗。在初唐书法中,褚遂良是非常关键的人物,他上承接欧、虞,下开启颜、柳,在风格上以“遒逸”见长。

《雁塔圣教序》被评价为最有“褚家之法”,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有五十八岁,他已为新型的楷书创出了一整套规范。在字的结体上改变了欧,虞的长形字,创造了看似纤瘦,实际上劲秀饱满的字体。

原碑的两块石头被嵌在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入口处的两边。展览中展出的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品是珍贵的宋拓本。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39张



褚遂良《黄绢本兰亭序》

七、《黄绢本兰亭序》

唐 褚遂良 台北故宫博物院寄存

虽然王羲之《兰亭序》已经在世间不得见,但好在唐太宗当年得到《兰亭序》后命当朝的书法家勾摹了书本,因而留下了一些著名的传世摹本,这其中褚遂良所摹的唐摹本格外珍贵。

而个性怪异,恃才傲物的宋代书法家米芾见此书作之后欣喜若狂,在卷后留下题跋。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40张


颜真卿《千福寺多宝塔碑》宋拓本 部分

八、《千福寺多宝塔碑》

唐 颜真卿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碑文内容主要记载了西京龙兴寺禅师楚金创建多宝塔的原委及修建经过,44岁的颜真卿被选中来书写碑文,当时的他正值壮年,碑中书法整密匀稳,秀媚多姿。书法中,唐人崇尚法度,《多宝塔碑》便是其中的代表碑刻。

自古以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学子描红、士子举业、居士写经、坊间印书,都竞相仿效。至今都是适用非常广、影响十分巨大的书法作品。

展览中的这件是相当重要的一件宋拓本。传世的多个版本中,宋拓最为珍罕,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件,一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另一件便是此次我们可亲眼目睹的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本。清代的书法家伊秉绶为这个拓本隶书“宋拓仅存“四个大字。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41张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42张


苏轼《行书李白仙诗卷》

九、《行书李白仙诗卷》

北宋 苏轼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宋代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十分推崇颜真卿。宋代书法更在乎抒发意趣和宣泄个人情感,更接近于艺术的本质。宋四家的实践,标志着宋代书法的复兴。

苏轼取法于颜真卿,因为习惯伏案写字,字形形成了宽扁的风格。《行书李白仙诗卷》是苏轼58岁的作品,用记录李太白两首诗的方式写出对李太白的崇敬。

“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43张


空海《金刚般若经开题残卷》 部分

十、《金刚般若经开题残卷》

平安时代 空海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的空海法师,是日本书法的祖先、日本的书圣,有“日本的王羲之”的称号。他跟随时代的潮流,学习奈良以来传统的王羲之的书法,并加入唐朝书法的韵味。

《金刚般若经开题》是空海四十岁左右所作的流利草体,是他草书的代表作,更是日本被标记为国宝级的文物。

作为空海草书的代表作,书风可以同怀素的《小草千字文》相媲美,展览中两件作品同时出现,更觉惊喜。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44张



空海法师画像

颜真卿展之后的东寺展,这次基本上是把东寺讲堂立体曼荼罗全部搬了过去,另外还有国宝《风信帖》(9世纪)、国宝《十二天屏风》(12世纪)、国宝《西院两界曼荼罗》(9世纪)、国宝《东宝记》(14世纪),好些文物是你即便去了东寺也看不到的,有的也是极少展出的文物。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45张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46张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47张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48张



既然能看到这里的 一定是认真阅读全文的

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周边区域 一定要买展册

这个展册的印刷质量和素质秒杀豆瓣上能搜到的大陆旧版图书……

其实开展第一天 排队的人远远没有隔壁东京国立美术馆即将撤展的蒙克《呐喊》仨小时的队人多……今天你要去看颜真卿展能赶上最后一天看下面这张呐喊……

本次展出的《呐喊》是蒙克创作的4个版本之一,以油画和蛋彩绘于木板上,描绘了在血红色天空映照下,一名站在桥上做出惊恐表情的行人。目前蒙克美术馆拥有其中2个版本,另外2幅分别由挪威国家美术馆和私人收藏家培特-欧森(Petter Olsen)收藏。

除了《呐喊》之外,展览还将展出约100幅蒙克画作,涵盖油画、版画、素描等类型,所有画作均借展自挪威蒙克美术馆。


颜真卿《祭侄文稿》toheart2adnext 第49张



这篇文章没啥文字是我自己原创 都是历史客观事实

文字资讯:民国画事東山鹿溪 成卿(一条)

部分图片摄影:曹敏


艺术                 社会热点                 读书                 日本                 日本旅行
┆本站链接1https://www.az99.com.cn/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